首頁 > 路橋精英 > 正文
中國最年輕的橋梁設計大師
2012-09-10 來源:新華網(wǎng)

新華網(wǎng) 神農架天燕景區(qū),有一座凌空飛架的燕天飛渡橋。這座鋼拱橋建在陡峭山谷間。記者曾立于橋上,身邊云海飛渡,如入仙境,不由感嘆設計者的奇思妙想。

  橋的設計者,正是剛被評為“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的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徐恭義博士。43歲的他,也是目前中國橋梁界最年輕的“設計大師”。

  “離開橋梁設計,我什么也不會做”

  大師原是軟件專家

  徐恭義出成績早。1988年,剛大學畢業(yè)四年的他,就和設計院電算組組長林國雄,共同編制了大型橋梁設計電算程序——《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綜合設計程序》。

  該軟件獲得了鐵道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推廣應用于鐵道部四大勘測設計院,隨后又向國內公路、市政等20余家大型設計院轉讓,為20世紀80年代中國鐵路、公路預應力混凝土大跨度橋梁設計快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此后,徐恭義又獨立完成了國內第一個鐵路預應力梁頂推計算程序,和斜拉橋正裝與倒拆計算分析程序。后者成為大橋設計院后續(xù)開發(fā)斜拉橋計算程序的初始版本。

  跟隨大師,開辟中國懸索橋時代

  在學者眾多、才子如云的大橋設計院,徐恭義被稱為“投標常勝隊”的領頭人。他主持設計的30余座不同類型橋梁,大多數(shù)為公開投標所得。

  一個學者如何能領會和把握靈活的市場?這要從1990年說起。

  那一年,大橋設計院設計大師楊進,帶隊首次參加市場競爭——廣東汕頭海灣大橋的設計和施工總承包的全國招標。三輪辯論后,大橋院在4家競爭者中勝出。評標結束時,業(yè)主忽然提出:“能否將中標的斜拉橋設計改為懸索橋?”當時國內尚無懸索橋建設經(jīng)驗。楊大師回答:“作為橋梁設計者,只要提供需求的平臺,任何技術困難我們都應去克服。”

  這句話讓徐恭義記憶深刻。那時,他剛擔任該橋混凝土主梁的分項設計負責人。同類懸索橋在國內外無先例可借鑒,只能間接學習國外相似范例,自己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經(jīng)歷4年鉆研和技術攻關,終于圓滿完成。

  10多年后,徐恭義仍覺得那是一次很好的鍛煉,不僅經(jīng)歷了項目可研、招標、設計、現(xiàn)場配合等市場全過程,還深切體會到作為總設計師應具有的技術責任與膽略。

  汕頭海灣大橋是中國第一座大跨度現(xiàn)代懸索橋,其預應力混凝土主梁跨度居世界第一,10余項技術國際領先,開辟了中國現(xiàn)代懸索橋時代。以此為基礎,在先后設計了西陵長江大橋鋼箱梁懸索橋、貴州4座混凝土板梁懸索橋等不同風格懸索橋后,徐恭義和老師楊進,已成為中國懸索橋的設計權威。

  西灣大橋贏得世界聲譽

  2004年建成的澳門西灣大橋,是徐恭義的設計代表作之一,體現(xiàn)了他一貫的設計理念:“使復雜問題簡單化”。

  西灣大橋是連接澳門半島和氹仔島的第三座大橋,也是澳門回歸祖國后規(guī)模最大的公務工程。2002年4月,澳門向國際招標大橋設計,吸引了美、日、歐等11個國際工程聯(lián)合體的23個設計方案。徐恭義帶領大橋設計院,以新穎的主橋雙層雙主梁斜拉橋方案奪標。

  徐恭義提出的設計方案,主橋為雙層,上層雙向8車道,下層在箱內設置雙向4車道,預留鋪設輕軌空間,使大橋在8級臺風時仍可全天候過江。兩座“M”型白色主塔,與“澳門”英文首字母不謀而合。

  為便于臺風時下層箱梁內行車,徐恭義將箱內原本實體的隔板,改為通透式加勁肋設計,便于行車又結構安全。采用兩個分離式獨立受力的箱梁,代替通常的一個巨型單箱梁體,簡化了施工。上部主塔配合兩主梁設計為“M”型,受力合理,造型獨特,投資節(jié)省。

  今天,西灣大橋因兼顧交通功能與建筑藝術的和諧統(tǒng)一,已被視為澳門新地標,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當?shù)剜]政、官方網(wǎng)站及民間慶典的背景圖案上。而作為世界第一座雙層承載無隔板箱形梁全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西灣大橋為中國贏得了世界聲譽。大橋竣工時,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自主持了落成典禮。

  對新獲得的榮譽,徐恭義很謙虛:“我這個大師,與前輩設計大師有幾十年的差距。而脫離了橋梁設計,恐怕我什么也不會做。”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