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林,我國赫赫有名的橋梁專家,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南京二橋建設功臣,中國公路學會橋梁與結(jié)構(gòu)委員會副理事長、國家標委會公路橋梁標委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勞模。他主持設計的世界第一大跨石拱橋——山西丹河特大石拱橋、南京長江第二大橋、黃埔珠江大橋、京杭運河特大橋都是蜚聲海內(nèi)外的著名工程。
與橋結(jié)緣
1973年,剛滿20歲的劉士林來到重慶工程院校學習,那時的他正躊躇滿志,心懷為祖國建設一展身手的抱負。“橋梁與隧道專業(yè)”卻讓他有了幾分失意,修橋的會有什么出息,悶悶不樂的他走進了課堂。
第一節(jié)課是顧安邦老師的課。剛上課,顧老師就說,今天上課前讓我們先來重溫一下毛主席的一首詩詞《水調(diào)歌頭·游泳》詞句:“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顧老師的聲音不大,普通話也不盡標準,但這首早已諳熟于心的詩詞,卻像一面重鼓敲擊著劉士林的心,“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那是怎樣的氣勢恢弘啊,讓他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就在那一刻,他認定自己要做一輩子的修橋人,做一名優(yōu)秀的橋梁專家!
1977年,劉士林來到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設計院第三測設隊從事橋涵設計工作,隨后他被分配到了陜西長慶油田道路的施工現(xiàn)場。那個時代,大學生是不被認可的,工人們打心眼里瞧不起初來乍到的劉士林。簡陋的工作環(huán)境、艱苦的生活條件都沒有嚇退劉士林,但工人們眼中的不屑卻讓他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劉士林是一個不肯服輸?shù)娜?,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成為讓工人信服的技術人員。
于是,工人們發(fā)現(xiàn)這個新來的大學生有點“不一樣”:白天他和工人一起上工地,遇到技術問題,他主動請纓,虛心求教。他發(fā)現(xiàn),很多老工人雖然沒什么文化,但長期的工作實踐,卻讓他們擁有一手解決技術問題的“絕活”。劉士林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誠懇請教。餓了,他和工人們一起吃清水白菜干饅頭,困了,他和工人們一起擠大通鋪。就這樣,劉士林終于得到了工人們的認可。
此后的幾年時間里,劉士林先后參與了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橋涵、江蘇灌河大橋、內(nèi)蒙準格爾礦區(qū)三座大橋、京津塘高速公路永定新河等大量的勘察設計工作。其中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工程設計獲1993年度國家優(yōu)秀設計特等獎。在工作中,他接觸了很多國外的先進技術,使他意識到我們與國外勘察設計的差距,1985年他前往德國學習了橋梁設計與橋梁CAD。
在兩年的學習時間里,劉士林格外刻苦,同學都說他是“拼命三郎”,說他真正是把別人喝咖啡聊天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因為成績優(yōu)異,德方提出讓他留在德國,面對別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劉士林的選擇卻讓大家“大跌眼鏡”,他婉言謝絕了德方。他說自己的根在中國,自己的夢想在祖國才能實現(xiàn)。
誰持彩練當空舞
學成歸國的劉士林,開始在中國橋梁界大顯身手。劉士林作為主要設計人先后參與的廣珠公路鐘林段工程設計,獲1993年度交通部優(yōu)秀設計二等獎;作為項目負責人的惠州東江特大橋、渭南渭河大橋同時獲得1998年度交通部優(yōu)秀設計三等獎;銀川黃河大橋獲1996年度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優(yōu)秀設計獎。劉士林也因此獲得了國家人事部頒發(fā)的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丹河大橋
1997年,山西
丹河大橋開始建設。由于丹河大橋荷載標準高,橋梁高度大,在橋梁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有許多關鍵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加之我國現(xiàn)行的規(guī)范及世界相關規(guī)范中也沒有這樣高標號的砌體力學性能指標可供使用或借鑒。因此,劉士林受命成立了“特大跨徑石拱橋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組,開展課題研究工作。課題組為大橋建設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工作和周密細致的準備。他們使用最現(xiàn)代化的仿真計算手段,對主拱圈落架技術與施工工藝;現(xiàn)場原材料的物理、化學及力學指標測定;砌體力學性能試驗;高標號小石子混凝土配合比試驗;主拱圈模型試驗;施工監(jiān)測與施工控制;橋靜載試驗、動載試驗等內(nèi)容進行了重點研究。課題組的每一項技術突破,每一項技術和工藝規(guī)范,都可以載入我國公路石拱橋教科書。這些成果都被成功地應用到了丹河大橋的建設中,對丹河大橋的順利建成起到了很好的技術保障作用。同時也對我國大跨度石拱橋的發(fā)展與進步,提供了一整套較系統(tǒng)、較完善的科學方法。
劉士林講解丹河大橋的設計思路和關鍵技術
1997年10月,國家“九五”重點建設項目——南京長江第二大橋開工興建,工程投資概算達33.5億元。全橋由南汊橋、北汊橋、江中八卦洲公路及南、北岸引線“兩橋三路”組成。作為項目負責人的劉士林投入到了北汊橋的建設工作。
當時已經(jīng)是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的他,為了更好地了解工地一線的情況,超前謀劃相關的技術質(zhì)量問題,常常深入工地,有時干脆就住在工地。特別是在工程建設關鍵的6個多月時間里,他每天超負荷工作15個小時以上。早上七點鐘他總是準時出現(xiàn)在工地,深夜兩三點鐘他也還在工地上,巡視、檢查、督促。“身為手握數(shù)億元資金項目的負責人,卻整天往工地上跑。有一次雨季施工,夜里下大雨,他睡不著覺,擔心基礎受影響,硬是半夜起來開車到現(xiàn)場查看。“他拼命三郎的勁又回來了。”熟悉他的同事這樣說。
經(jīng)過三年建設,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順利通車。國內(nèi)相關行業(yè)專家、交通部專家組和國家計委重大項目稽察辦一致認為工程質(zhì)量、進度、投資控制和建設管理方面,都代表著我國當今國內(nèi)大跨徑橋梁建設的水平,達到了國內(nèi)領先,世界一流。交通部在為南京二橋開通儀式發(fā)來的賀電中稱贊:“二橋的工程質(zhì)量和建設管理代表著我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水平,在我國橋梁史上樹起了一座新的豐碑,是全國交通行業(yè)的光榮和驕傲。”北汊橋建設項目也因此獲得2002年度全國第十屆優(yōu)秀工程設計項目銀質(zhì)獎,該橋成為亞洲第一大跨三向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箱形梁橋,劉士林也被江蘇省委、省政府授予“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建設功臣”光榮稱號。
此后的福寧高速公路
下白石特大橋、淮安五河口斜拉橋、西藏通麥吊橋、廣州東二環(huán)珠江黃埔大橋等國家建設都留下了劉士林忙碌的身影。
為橋梁大國向橋梁強國轉(zhuǎn)變的夢想而努力
1999年,劉士林成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8年來,他常常對別人說,自己的人生追求就是兩句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當干部,無非是兩個“干”字:一是干事,二是干凈。干事,體現(xiàn)著一種精神;干凈,則是一種境界。在黨的重托和人民的信任面前,只有干事和干凈的人,才有資格說:“我經(jīng)受住考驗了,我問心無愧。”苦與樂,宛如建橋人情感世界的兩個主色調(diào),其對立、統(tǒng)一、轉(zhuǎn)化、發(fā)展構(gòu)成了我們的人生,展示了我們的精神面貌。因而,我們多姿多彩。”這是他對于自己作為一個交通人的人生所做的哲學思辨。
在長期的工程設計中,劉士林越來越意識到目前中國還只是世界橋梁大國,大國不是強國,要實現(xiàn)這個轉(zhuǎn)變需要我國橋梁建設者要努力的。于是,盡管他的工作是那么的繁重和忙碌,可他卻在這份辛苦中體味著快樂,一種為實現(xiàn)夢想而努力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