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雙曲拱橋是我國20世紀60~70年代常用的一種拱橋形式,由于該類拱橋結構整體性差,施工質量變異大,設計荷載標準偏低,隨著交通量和車輛載重的增加,橋梁長期處于超載和大交通量條件下運行,至今幾乎所有的雙曲拱橋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病害,對該類橋型的加固改造工程屢見不鮮。由于時間上的差異性及加固前后結構特點的差異性,對于雙曲拱橋承載能力評估及分析的標準是工程界經常討論的話題,歸納為以下兩點:
?。?)由于計算方法的限制,20世紀60~70年代設計雙曲拱橋時,內力計算多采用經典力學方法
手算,即應用結構力學及相關橋梁工程知識把主拱圈看成裸拱進行計算分析,該方法很難解決高次超靜定問題,而且存在大量的假設,不考慮拱上聯(lián)合作用,也很少考慮連拱效應等,使得計算結果與實際結構存在一定的差別。
?。?)橋梁設計規(guī)范在近50年內經過多次修改,大跨度橋梁應按照現行設計規(guī)范進行加固設計,因此必然存在荷載等級的區(qū)別,加固前后結構強度剛度分析標準同樣也存在區(qū)別。
1、工程概況
某大橋位于湖北省境內,如圖1所示,該橋為主跨90m的鋼筋混凝土變截面懸鏈線無鉸雙曲拱橋,全長116.3m,矢跨比1/8,設計拱軸系數為2.814,變厚系數0.13,橋寬布置為凈8m+2×1.0m, 全寬l0m。主拱圈構造為五肋四波懸半波,原設計荷載為汽-20級、掛-100級,人群荷載2.5kN/?。
圖1 加固前大橋近景
1.1 主要病害
該橋1979年竣工通車,至今已有30年。由于原橋設計、施工以及后期超負荷運營等原因,導致目前該橋出現一定程度的病害。經過檢查,主要病害情況如圖2~4:
?。?)主拱圈拱波頂部普遍發(fā)現縱向裂縫,最長約2m,沿裂縫有明顯的滲水痕跡;腹拱圈微彎板有多處縱向裂縫,漏水現象嚴重,多數縱向裂縫已貫通整個腹拱,且裂縫較寬,最大達1mm。
?。?)橋面破損嚴重,局部有坑槽,橫坡、縱坡不平順,行車條件較差;人行道缺損嚴重;全橋欄桿基本都有破損,混凝土剝落情況嚴重,多處露筋。
該橋主拱肋為整體現澆,調查表明主拱肋總體情況較好,無明顯裂縫,但有局部破損。由以上調查結果可知該橋的主要病害體現在主拱圈拱波頂部縱向開裂,拱肋間的橫向聯(lián)系薄弱,橋梁的整體工作性能差,腹拱結構破損嚴重,但作為拱橋承重結構的主拱肋的受力狀況基本處于彈性階段,若能采取局部補強進行加固處理,則主拱圈仍具有相當的承載能力。
1.2 加固措施
根據對橋梁的結構特點及主要病害分析結果,按以下原則提出加固方案:通過維修加固補強,消除橋梁現有病害,提高橋梁承載力和耐久性,使加固后的橋梁滿足正常使用要求,荷載等級達到公路-Ⅱ級。主要加固方法(見圖5)如下:
?。?)主拱圈實腹段局部加固
由于原橋的主拱圈采用雙曲拱形式,結構本身橫向剛度不大,實腹段跨中區(qū)域拱波已出現縱向裂縫。通常多采用增加肋間橫梁等方法提高結構整體剛度,但此種方法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主拱肋結構,本文提出一種主拱圈實腹段局部加固的方法,先拆除側墻和拱上填料,鑿毛拱板,待表面清洗干凈后,植入錨筋,再在其上澆注8cm厚C40鋼筋混凝土板。錨筋將鋼筋混凝土板與拱板連為整體,從而增大拱板受力面積,使其強度提高,同時也增強了拱圈的橫向聯(lián)系。
(2)更換腹拱圈加固
將原雙曲拱式腹拱改成板拱式腹拱,即拆除腹拱,保留拱上橫墻并將其加高至設計標高,再在橫墻上整體現澆30cm厚鋼筋混凝土板拱,這樣既達到增強腹拱圈橫向聯(lián)系,改善結構受力狀態(tài)的目的,同時也替換了原橋嚴重破損的腹拱。
?。?)更換填料,重新鋪設橋面系
拆除原橋面系,包括橋面鋪裝、人行道和欄桿;拆除側墻、拱上填料和腹拱拱圈。待實腹段加固和腹拱加固完成后,鋪設防水層,澆筑側墻,分層鋪設輕質填料,安裝護欄,重新進行橋面鋪裝,改善橋面行車性能。
?。?)其他構件維修養(yǎng)護
對主拱圈的拱波、橫隔板及腹拱墩的裂縫采用灌注環(huán)氧樹脂的方法封閉處理;對主拱圈、橫墻表面破損的處理方法是先將鋼筋銹跡清除,并把松動的保護層鑿去,洗凈。如損壞面積不大,可用環(huán)氧砂漿修補;如損壞面積過大,可噴注高標號水泥砂漿。
圖5 全橋局部加固部位
2、承載能力分析討論
2.1 計算方法對拱橋承載力分析的影響
早期設計的雙曲拱橋以經典力學計算方法為主,且引入一定假設,通常按照彈性支承連續(xù)梁算法計算出每根拱肋的橫向分配系數,之后再進行內力計算,最后進行承載力分析驗算,計算過程中不考慮拱上建筑剛度的貢獻,造成了設計結構具有偏安全的特點,這也是該類橋型在后期超載能力較強的主要原因,大量理論研究表明,傳統(tǒng)的拱橋計算方法,難以準確反映其實際承載能力。
有限元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結構承載力的計算分析快速、簡單、準確,只需按照結構實際線形及尺寸并選擇合適的單元建立結構空間有限元模型,不需引入假設計算拱肋的橫向分布系數,同時還可將拱上建筑及橋面系結構一并建入有限元模型中,這樣便可充分驗算全橋的承載能力。對于雙曲拱橋,梁格法模型是目前常用的計算模型,在拱肋、拱波及拱板之間結合狀態(tài)良好的情況下,可以把每個拱肋和相應的拱板看成一個個縱梁,橫向剛度通過虛擬橫梁模擬,應用梁格法建立雙曲拱橋模型,能夠達到符合實際結構受力特點的要求[1]。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可以用圖6對比表示,①表示計算示例橋型;②是采用傳統(tǒng)計算方法的簡圖,實腹段填料采用曲線均布荷載處理,空腹段立柱處施加集中力荷載,只采用裸拱模擬;③是采用有限元方法并考慮拱上建筑的計算圖式,只有填料及橋面系結構采用均布荷載模擬,某些情況下,為評定結構的準確受力狀態(tài),還可以將側墻橋面系等構造一并采用有限元程序模擬。
2.2 加固前后設計荷載等級的影響
綜合考慮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及交通量需求,加固橋梁可能會涉及到提高荷載等級、拓寬等因素,而且現行設計規(guī)范下的荷載等級與舊規(guī)范所采用的荷載等級有著一定的差別;早期拱式結構承載力分析方法與新規(guī)范制定的承載力分析方法也有著差異。
本文加固橋梁原設計荷載等級為汽車-20級,加固設計荷載等級應該滿足公路-Ⅱ級。利用有限元方法計算出結構主要控制截面在以上兩種荷載等級下的內力結果如圖7所示,從對比圖可以看出,在兩種荷載等級下的結構內力基本保持一致,說明舊規(guī)范的汽車-20級與新規(guī)范的公路-Ⅱ級比較接近,在主拱結構基本沒有病害的情況下,將橋梁加固后荷載等級定為公路-Ⅱ級是可取的。
圖6 拱橋計算簡圖
圖7 拱橋計算簡圖
3、承載能力計算分析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由于本橋為變截面懸鏈線無鉸拱橋,根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 D60-2004)的建議,為準確判斷該橋的承載能力現狀,在計算時考慮拱上建筑與主拱圈的聯(lián)合作用。采用橋梁專用有限元分析軟件Midas/Civil利用加固后結構實測主拱肋線形建立全橋桿系有限元模型(如圖8),全橋共分為6126個節(jié)點,9615個單元,全結構采用梁、板單元模擬,腹拱采用板單元模擬,其余均采用梁單元模擬。邊界條件處理為:在主拱肋拱腳處設固定支座,邊腹拱靠橋臺側拱腳處設鉸支座,主要材料參數見表1。
表2 加固后主拱圈抗力效應
3.2 承載力計算
《橋規(guī)》[2]規(guī)定,拱圈內力系按分項安全系數的極限狀態(tài)原則設計,其設計原則是:荷載效應不利組合的設計值小于或等于結構抗力效應的設計值。拱圈為偏心受壓構件,其正截面抗壓強度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為荷載效應不利組合設計值;為構件截面面積;為材料抗壓標準強度;為材料安全系數,按《橋規(guī)》采用;為縱向力的偏心影響系數。
對于單向和雙向偏心受壓構件,受壓偏心距的限值在基本組合情況下應該滿足[3]。式中,表示截面重心軸至偏心方向截面邊緣的距離。按此方法可以判斷出所有不利截面的結構抗力與設計內力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全橋的整體承載能力狀態(tài)。取主拱圈最邊肋拱腳、L/2、L/4截面及最不利L3/8截面為控制截面進行驗算,驗算荷載等級為公路-Ⅱ級。橋梁主拱圈抗力效應如表2所示。
計算結果表明:加固后各驗算截面的偏心距均小于規(guī)范限值0.6,加固后結構各驗算截面的計算值均小于抗力值,且安全儲備較大。
4、結論
舊規(guī)范的汽車-20級與新規(guī)范的公路-Ⅱ級兩種荷載等級下的結構內力計算結果基本保持一致,說明在主拱結構基本沒有病害的情況下,通過局部增大主拱圈截面,更換腹拱圈,減輕結構自重等加固改造措施,可有效消除橋梁的病害,提高橋梁的承載力,經計算表明,橋梁荷載等級達到公路-Ⅱ級要求。